听神经瘤是什么?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内听道前庭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6%~8%,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90%。
肿瘤生长于内听道、桥小脑角区,缓慢生长逐渐压迫耳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继续生长将压迫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引起面部麻木、抽搐、面瘫等症状;巨大肿瘤可压迫小脑及脑干,引起脑积水,甚至威胁生命。
听神经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 听神经瘤约占颅内肿瘤的6%~8%,约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90%。
- 年发病率约为 0.2~1.7/100000,而实际无症状患者约为7/10000。
- 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男女患病率相等。在儿童中罕见,主要由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引起。
听神经瘤有哪些类型?
按肿瘤数量分型
分为单发听神经瘤和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
- 单发听神经瘤:无家族史和遗传性,肿瘤为单侧孤立性,约占听神经瘤的95%,发病较晚,多见于成人。
- NF2: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多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常伴发脑膜瘤、神经鞘瘤、胶质瘤和脊髓脊柱肿瘤等,约占听神经瘤的5%,发病年龄较早,青少年和儿童期即可发病。
按影像学特点分型
分为实性听神经瘤和囊性听神经瘤。
- 实性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为实体肿块,约占听神经瘤的80%。
- 囊性听神经瘤:约占听神经瘤的20%,影像学上既可表现为中央型厚壁囊肿,也可表现为周围型薄壁单个或多个小囊肿。囊性听神经瘤具有以下特点:生长快速(2~6mm/年);与周围神经、血管、脑干粘连紧密;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
按肿瘤侵袭范围及其在桥小脑角区的最大直径分型
分为管内型、小型、中型、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
- 管内型听神经瘤:肿瘤局限于内听道内。
- 小型听神经瘤:肿瘤进入桥小脑角池,但未触及脑干(1~15)。
- 中型听神经瘤:肿瘤触及脑干(16~30)。
- 大型听神经瘤:肿瘤明显压迫脑干和小脑(31~40)。
- 巨大型听神经瘤:肿瘤压迫脑干致明显移位(>40)。
-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听神经瘤不是癌症,也不会扩散,并且生长非常缓慢,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所以小型听神经瘤观察一段时间一般问题不大。
单发听神经瘤无明显遗传倾向,NF2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听神经瘤可分为单发听神经瘤和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不同类型的病因不同。
听神经瘤的病因有哪些?
- 单发性听神经瘤:无家族史和遗传性。目前发病病因不明。
- NF2: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听神经瘤有哪些诱发因素?
单发性听神经瘤可能与电离辐射和脉冲噪声有关
听神经瘤在缓慢生长过程中逐渐压迫耳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继续生长将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引起面部麻木、抽搐、面瘫等症状;巨大肿瘤可压迫小脑及脑干,引起脑积水,甚至威胁生命。
听神经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听力下降症状
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蜗神经受压损伤或耳蜗血供受累所致,主要表现为单侧渐进性听力下降,但也可表现为突发性听力下降,其原因可能为肿瘤压迫所致的内听动脉痉挛或闭塞。
耳鸣症状
为最早期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以耳鸣为首发症状。
眩晕症状
可反复发作,以走路不稳和平衡失调为主。多出现在听神经瘤生长的早期,为前庭神经或迷路血供受累所致,症状可随前庭功能代偿而逐渐减轻或消失。
面部感觉减退症状
为肿瘤生长压迫三叉神经所致,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面部感觉减退。
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辨距不良症状
为小脑脚及小脑半球受压所致,通常出现在较大听神经瘤。
颅高压表现
肿瘤生长可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闭塞,引起脑室系统扩张,产生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面神经麻痹及味觉改变
听神经瘤患者很少出现面神经麻痹,特殊情况下因肿瘤推移、压迫面神经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少数管内型听神经瘤,由于内听道口相对狭窄,可在早期出现面神经麻痹。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可出现在肿瘤生长晚期,为后组颅神经受累所致,很少见。
偏瘫、躯体感觉减退
少见。若肿瘤增大向内侧直接挤压脑干,引起脑干内传导束功能障碍,出现对侧肢体不同程度的偏瘫、感觉减退。
对于以单侧或非对称性听力下降、耳鸣或眩晕为主诉的门诊患者,应首先行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然后行头颅骨窗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
听神经瘤去哪个科室就诊?
神经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
诊断流程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好回答:
- 有无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的形式:单侧、非对称性、渐进性听力下降或突发性听力下降;
- 有无耳鸣、眩晕、走路不稳、面部麻木等症状;
- 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医师根据典型症状、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大多可明确诊断。
听神经瘤有哪些相关检查?
听力学检查
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等,纯音测听常表现为单侧或不对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ABR常表现为蜗后病变。
影像学检查
为最主要的听神经瘤检查手段,包括岩骨的骨窗CT和核磁共振(MRI)。骨窗CT显示内听道不对称性扩大。增强MRI为诊断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法,可显示内听道内的微小听神经瘤,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常见。
听神经瘤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本病应与脑膜瘤、胆脂瘤、面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等鉴别。
脑膜瘤
岩骨背侧半球形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并伴有脑膜“尾征”。
胆脂瘤
常表现为面部麻木或疼痛,CT呈低密度影,骨窗CT内听道无扩大;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增强后扫描一般无强化。
面神经瘤
起源于面神经,位于内耳道的前上象限,内耳道前上壁骨质可见破坏,形成沟通内耳道-面神经管迷路段的肿块;薄层MRI或MR水成像有助于显示肿瘤在内听道及迷路的位置。而听神经瘤不累及面神经管迷路段。两者在MRI上的信号强度及强化方式一致,临床鉴别困难。
三叉神经鞘瘤
主要以面部麻木或疼痛起病,偶尔也有以听力下降起病的,但三叉神经鞘瘤不引起内听道的扩大,这一点通过骨窗CT可以鉴别,由于该瘤生长的位置偏高,其生长方式一般以骑跨中后颅窝生长比较常见。
听神经瘤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选择取决于肿瘤分期、位置、生长速度、是否囊性变、患侧及对侧听力水平、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和期望值等。
对于小于15mm的肿瘤,若担心手术风险可密切随访观察,在随访观察过程中如果肿瘤增长速度大于2mm/年,建议积极干预治疗。
听神经瘤有哪些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讲只要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均应手术治疗,目前听神经瘤的手术已经非常成熟,要求最好在电生理监测条件下完成手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面神经功能。
放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长期效果有待明确。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大、全身条件差、无法耐受手术,并且肿瘤直径大于1.5cm的患者。但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肿瘤与神经粘连严重,再次手术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会降低。
听神经瘤有哪些药物治疗?
靶向药物治疗NF2临床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文献报道对有些NF2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听神经瘤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听神经瘤中医治疗的具体疗效尚不确切。
一般来讲肿瘤越大,面瘫的几率越高,因为面神经被压迫的越厉害。
随着电生理监测技术的普及和显微技术的发展,目前听神经瘤的手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手术,大型听神经瘤文献报道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一般都在80%以上,面神经如果术中是永久性的离断损伤,术后则需要做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等手术来恢复面部功能;功能性损伤一般通过高压氧、针灸等治疗大多都可在半年内恢复。
由于产生肿瘤的前庭神经与面神经、蜗神经(听神经)在解剖上形成一束神经,就如同一根电话线里包着几股细的电线一样,所以肿瘤越大,面神经就会被压迫的越厉害,甚至薄如蝉翼,故手术中切除肿瘤完全有可能会导致面神经损伤。
目前,听神经瘤早已不是威胁生命的疾患,死亡率低于0.3%。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保留和功能保留率均较过去显著提高,但是如何更好的保护患者的面听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神经外科医师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听神经瘤如何恢复?
对于术后面神经麻痹患者可行高压氧、针灸等治疗促进术后康复。
听神经瘤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面神经麻痹
术中发现面神经离断,可行面神经重建,方法如下:
- 面神经端端吻合:适用于面神经近端完好,两断端存在且缺损长度较短者。
- 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移植:适用于面神经近端完好,两断端存在但缺损长度>5~10mm者。
- 面-舌下神经吻合:适用于面神经近端无法确认者。
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处理: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者,应注意角膜保护,预防角膜炎。若术后面神经麻痹越来越重,并经电生理检查提示面神经功能较难恢复,原则上应尽早行面一舌下神经吻合,术后半年内行面一舌下神经吻合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最迟不能晚于1年。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为术后严重并发症,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为特征。术后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意识障碍,如淡漠、嗜睡甚至昏迷,应尽快行急诊CT检查。若出血量少,脑干压迫移位不明显,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保守观察,否则应尽快手术清除血肿并止血。
脑脊液漏
术后脑脊液漏分切口漏、鼻漏和耳漏,以切口漏最为多见,易导致颅内感染。发生脑脊液漏后,有保守治疗的手段,包括卧床制动、降颅压药物应用和局部加压包扎、腰大池置管引流。
一般适用于脑脊液漏不严重的情况,若经上述治疗漏口仍未愈合则应果断进行手术修补,总之脑脊液漏的处理应由医生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经验来判断处理。
听神经瘤会复发吗?
有时术中为了保留面神经功能,面神经上可能会残留小的薄块肿瘤,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地进行随访观察,一般肿瘤不会生长;对于内听道内的小块残留,应密切观察,再生长的概率非常高,必要时可再次手术或伽马刀治疗。对于复发病例处理原则同原发性肿瘤。
听神经瘤会转移吗?
听神经瘤几乎不发生转移,但有极个别听神经瘤Ki-67指数非常高,病理可见核分裂像,为临床上少见的有恶性生长倾向的听神经瘤,则复发较快。
单发性听神经瘤病因不明,可能与电离辐射和脉冲噪声有关。因此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和脉冲噪声或许可以降低听神经瘤的发生率。对于家族中有NF2患者,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预防术后并发症、定期随访、促进术后恢复等。
听神经瘤如何家庭护理?
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瘫,会导致患侧的眼睛闭合不全,由于长期暴露空气中,可能会出现角膜炎、角膜溃疡。建议术后常规预防,白天眼药水4~6次,睡前用眼药膏并闭合眼睑,必要时还需缝合眼睑。
有些巨大肿瘤患者术后吞咽咳嗽功能障碍,可能出现误吸、肺炎等,喝水进食要缓慢、坐位;患侧口腔容易食物残留,引起口腔炎症,所以食物残渣应尽量清理掉,尽量用对侧吃东西。
听神经瘤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术后早期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果汁为主。为了避免伤口感染,建议术后3周后再洗头。
听神经瘤病情需要日常监测哪些指标?
随访观察患者建议每6月~1年复查一次;手术患者术后三月、九月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至少随访复查10年。
听神经瘤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术后面瘫患者注意预防角膜溃疡。术后尽早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建议术后早期行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促进术后恢复。
听神经瘤怎么预防?
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单发性听神经瘤无家族史和遗传性,病因不明,可能与电离辐射和脉冲噪声有关。因此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和脉冲噪声或许可以降低听神经瘤的发生率。
NF2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于家族中有NF2患者,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若父母中一方为NF2患者,则子代遗传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