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范围

列表

脑瘤是生长于颅内的肿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多见。常见脑瘤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左右,按照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占总数1/4以上;大脑凸面脑膜瘤,占25%;嗅沟脑膜瘤和前颅底脑膜瘤,占8%-18%;鞍结节和鞍膈脑膜瘤,占4%-10%;蝶骨嵴脑膜瘤12%;颅中窝和鞍旁脑膜瘤6%;侧脑室脑膜瘤4%-5%;颅后窝脑膜瘤14%,包括:小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的报告。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脑胶质瘤以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神经功能缺失等为主要症状表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术野2~3cm范围便可进行分离、暴露和止血动作,完成对病变的各种治疗操作。与传统手术相比,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优
脑动脉瘤是由于面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突起,在脑血管疾病中,脑动脉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脑缺血及高血压性脑出血,占脑血管病的6%~12%。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首发症状,约占80%~90%,常在劳累或激动时突然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或部分意识障碍,经腰穿可见脑脊液为血性。
脑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血管瘤等,脑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偶见于脑干和脊髓。本病有遗传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为多,高峰年龄为30-4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脑血管瘤病程长,约80%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病变位于小脑者可达95%,脑血管瘤主要表现为间断性枕下痛;60%患者有呕吐、眩晕、复视;影响脑脊液循环者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6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为颅内神经肿瘤中多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又称前庭神经鞘膜瘤(neurilemnoma, schwannoma),约占颅内肿瘤的10%,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分支。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如能手术完全切除,则预后良好。听神经瘤年发病率为8~10/10万左右。平均发病年龄37岁,女性约为男性2倍。
椎管内肿瘤,又称为脊髓肿瘤,包括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的各种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等)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原发脊髓肿瘤每年每10万人口发病2.5人,男女发病率相近,但脊膜瘤女性多见,室管膜瘤男性多见。脊髓病变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根性疼痛、感
椎管内肿瘤,又称为脊髓肿瘤,包括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的各种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等)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原发脊髓肿瘤每年每10万人口发病2.5人,男女发病率相近,但脊膜瘤女性多见,室管膜瘤男性多见。
星形细胞肿瘤是一种由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肿瘤,是临床上为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因其细胞组织结构呈星形,因此得名。星形细胞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成年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底节区,儿童多见于幕下。临床上常见的有纤维型、原浆型、肥胖型三种。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母细胞瘤。
颅骨骨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骨肿瘤,与周围颅骨分界常不清楚,可以发生于颅骨的任何部位。常见单发,但亦有多发或聚发于一处者。青中年好发。瘤体较小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较大者局部轻微胀痛或麻木感,体检局限肿块,基底宽,表面光滑与头皮无粘连,无压痛。位于颅底或鼻窦处,出现脑神经受累症状及鼻塞。生长缓慢无症状的小骨
颅咽管瘤概述:颅咽管瘤是指发生于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的肿瘤,是常见的先天性肿瘤,约占60%,占颅内肿瘤的5%—6%。为良性肿瘤,可见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及视神经萎缩;发育迟缓,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男性性欲减退、阳萎;体温调节失常、多饮、多尿、消瘦、精神异常;向邻近生长者可有偏瘫、感觉减退等相应压迫症状、体征。